继大众集团、丰田、戴姆勒、宝马、通用、福特、Stellantis、现代汽车集团等巨头之后,决意在电动化领域豪掷千亿的汽车厂商又新增了一家。
11月29日上午,日产汽车正式发布“日产2030愿景(Nissan Ambition 2030)”战略,电动化是该战略的核心,到2030财年(2030年4月~2031年3月)日产将推出23款电动化车型,其中包括15款纯电动汽车。同时,日产还将加大在全固态电池、激光雷达、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的投入。
加入电动化投资“千亿军团”
宏伟的战略离不开重金投入。未来5年内,日产将投资大约2万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1124亿元),加快推动电动化产品布局和技术革新。
产品方面,未来5年,日产将推出20款纯电动车型和搭载日产e-POWER技术的车型;到2030财年,日产计划推出23款电动化车型,其中包括15款纯电动车型,届时日产品牌和英菲尼迪品牌在全球的电动化产品组合占比将超过50%。
销售方面,日产有意提升电动化车型在其核心市场的销量占比。具体来看,到2026财年,在欧洲、日本和中国市场,其电动化车型销量占比将分别达到75%、55%和40%以上。对于美国,日产的目标是到2030财年,使得纯电动车型销量占比达到40%。
“通过‘日产2030愿景’,日产汽车将开启电动化新时代,利用先进技术降低碳足迹并开拓新的商机。”日产CEO内田诚表示。日产此前宣布,计划到2050年实现整个企业的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碳中和。
都说电动化是“吞金兽”,在投资金额方面,日产是最新一家宣布投资过千亿的车企。在此之前,多家车企公布了电动化投资大计。例如,通用汽车计划到2025年在电动化和自动驾驶领域投资350亿美元;福特也将投资预算提升至300亿美元;宝马计划在研发和创新科技方面投入超300亿欧元,其中电动化和数字化占大头;戴姆勒则为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准备了超700亿欧元;大众集团仅旗下奥迪就决定投资350亿欧元。相比之下,日产的投资金额并不算非常高,但考虑到其体量以及近年来的经营状况,此次投资也算是大手笔了。
全固态电池2028财年上市
技术创新方面,日产表示,将继续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,同时引入无钴技术,预计到2028财年将电池成本降低65%。
事实上,在电池降本方面,日产与丰田颇有相似之处。丰田在今年9月的“电池日”上宣布,计划到2030年,通过开发无钴、无镍等更廉价的材料,改革制造流程与电池结构等,将单个电池成本降低30%以上,同时通过车辆热管理、效率控制等方式,将每公里耗电量减少30%以上,而电池和车辆两个层面的降本效果叠加起来,最终使得每辆车的电池成本降低50%。
另外,全固态电池也是日产和丰田共同的研发方向。根据日产的计划,其将于2024财年在日本横滨建造全固态电池的试点工厂,并于2028财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(ASSB)的纯电动车型。成本方面,其预计,2028财年全固态电池成本将为每千瓦时75美元,未来还会进一步降至每千瓦时65美元,从而使得电动车型的成本可与燃油车相媲美。
相比之下,搭载丰田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已经于去年8月取得牌照,开启路试。丰田还在继续研究,预计到2025年将固态电池投入实际应用。
再看电池产能,日产计划与合作伙伴一道,到2026财年将其全球电池产能提升至52GWh,到2030财年提升至130GWh。其中,在英国,日产与中国远景科技集团旗下的远景动力在数月前达成合作,日产未来将投产年产能10万辆的新一代跨界车,而远景动力将为其配套建设一座超级电池工厂,预计该工厂到2030年产能将达25GWh,并具备实现35GWh的扩容潜力。
250万辆车搭载ProPILOT,构筑全球生态系统
除了电动化外,日产还瞄准了智能化,有意在辅助驾驶和智能化技术方面进一步发力。到2026财年,搭载ProPILOT超智驾技术的日产品牌和英菲尼迪品牌汽车销量将累计超过250万辆。据了解,ProPILOT相当于L2级辅助驾驶,其融合了ICC智能自适应巡航、LKA车道保持辅助系统、TJP交通拥堵辅助系统等先进技术。
另外,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技术,日产计划到2030财年,在几乎所有新车上都搭载下一代激光雷达系统。
移动出行服务方面,日产计划将“EV36Zero”电动汽车枢纽模式“复制”到日本、中国和美国等核心市场。“EV36Zero”在英国率先发布,这套生态系统将电动汽车生产和服务相结合,将出行和能源管理相结合,推动实现碳中和。
此外,废旧电池的二次利用一直是日产探索的重点,其与4R Energy公司在电池再利用方面的实践已经超过10年,主要在日本实施。而今,日产希望在日本以外的地区设立电池再利用设施,其中2022年在欧洲、2025年在美国将设立新的电池再利用设施。
为了实现上述计划,人才是关键。和其他车企一样,日产也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招募3000名研发人才,并通过雷诺-日产-三菱联盟,在碳中和、电动化、软件和服务等领域实现成本节约和技术共享。(记者 张冬梅)